欢迎访问汽车百科网

奥迪r8试驾 奥迪R8驾驶感觉怎么样

频道:汽车知识 日期: 浏览:1241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奥迪r8试驾,以及奥迪R8驾驶感觉怎么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奥迪r8试驾 奥迪R8驾驶感觉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目录

  1. 奥迪R8这款车的使用体验如何
  2. 奥迪R8 e-tron的试驾体验
  3. 奥迪RS8和R8有什么区别
  4. 奥迪r8的优点与缺点
  5. 奥迪R8驾驶感觉怎么样
  6. 第一代奥迪R8是适合日常驾驶的完美超跑

奥迪R8这款车的使用体验如何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一直嘲笑我在赛道上开车时没有正确地走线,找不到适当的加速和刹车。在他们的印象中,我每次上赛道都会腐烂。而且今天我终于找回了自信。因为这次在上海国际赛车场驾驶了新的奥迪R8高性能版本。标配碳陶瓷刹车系统,我完全不用担心线路、加速和刹车。同样,如果给你这样的车和赛道,你也可以快速驾驶它!新奥迪R8高性能版本变得更漂亮、更智能、更人性化。对于一辆超跑,这种评价似乎离题了,而奥迪R8却是这种超跑。具备一切都需要具备的先进技术和空气动力学技术,同时在你使用的时候,这些技术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它们都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在你眼前,可以到达你的指尖,没有丝毫的不便。不满的声音也可能来自这里,它实际上是没有改变的外形轮廓。一辆售价超过250万韩元的超行驶,人们多少有点新奇或想看看攻击力。目前拥有610Ps的奥迪R8高性能版本有了不小的飞跃。动力使人不能再质疑其超主身份,但其实力远超过这一马力数值。搭载Quattro全时4驱动器系统意味着奥迪R8高性能版本具有更高的局限性和对驾驶员的宽容,可以更自由地控制这款610Ps马力。

在开始体验全赛道之前,试驾教练们将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赛道分为多个科目,让体验者熟悉赛道和车辆。我很好奇所有这些610Ps动力在新的奥迪R8高性能板上会是什么体验。直到试驾教练用地板油猛踢自己和我和整个车,我开始发现超跑的视野差异带来的好处之一。在同一时间内,从你前面和两边疾驰而过的路面信息越少,不安感就会越低。如果R8的腰线更低,挡风玻璃面积更大,刚才那只脚加速的话,瞬间就会头晕。回到车上时,教练正准备以80公里/h以上的速度弯曲。我下意识地想拉着头上的把手,但不是。坐在副驾上的乘客除了拧门把手外,只能依靠座位的包裹性来固定自己。那也没用。

我先向右踢然后再向左踢。当我用右脚把油门踩到底时,我的心理比坐在副驾座上好多了。这个R8大喊大叫,同时车身已经像线下箭一样突出来了,这是奥迪历史上最快的量产车。再夸张的加速表达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来得及看时速有多猛,坐在副驾驶上的教练已经提醒我第一个刹车即将到来。从维修区出发,体验整个赛道时,发现想以低速控制奥迪R8高性能版本的加速器和位置转换并不容易。好像明显的临界点,临界点以下的一切都是不温不火的。踩在这一点上时,突然下降的突然挫折伴随着车身猛地向前冲,扰动的车里的人紧张。

奥迪R8 e-tron的试驾体验

在接到奥迪拉斯维加斯试车的邀请后,就一直和同事们谈论这个R8试车,是不是应该并入本期的“RuperCar”特辑。严格意义上分类,R8确实算不上“超级车”,但不知为何大家都觉得它身上隐隐透出一种超级跑车的气势。试车归来,这个问题已经不再困扰我,因为我从R8身上体会到的不是“超级”,而是一种超越。

当人们来到拉斯维加斯时,通常只有两个目的:赌一赌运气以及找一找艳遇。而当我这辈子第一次来到这个坐落在内华达沙漠深处的销金窟,吸引我的却不是光怪陆离的赌场、穷奢极侈的大酒店以及可以火线结婚的小教堂,而是一部四轮驱动、中置发动机的奥迪跑车。

我们都知道,大众汽车和奥迪、兰博基尼以及大众汽车和保时捷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微妙的关联。我相信奥迪R8的原始基因.跟兰博基尼Gallardo的研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座、四驱、中置发动机的概念与Gallardo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发动机配置,也会在2OO8年圣诞节前后,随着V1O版本R8的推出而消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R8身上“超跑”的味道会那么浓,基因使然。

而R8锁定的主要对手,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轿车一一保时捷911,更准确地说是卡雷拉4S,这也是一个大胆的挑战。虽然奥迪方面还提到了奔驰SL、捷豹×K等名字,但我坚持认为R8是一部“跑味”极浓的豪华跑车,而不是一部GT。虽然它的豪华性和舒适性都不差,但运动性却是排在第一位的,单这一点就像极了保时捷911。当然,最后这个结论,是在我一天的试驾结束后得出的。

初见R8,是一个晴朗的清晨,在利兹·卡顿酒店湖边的一个平台上。不得不承认,那一瞬间,我被他的外形设计所深深打动。充满动感的宽大车身,咄咄逼人的前脸.精气十足的前大灯,肌肉感很强的尾部.使卧在那里的R8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金属猛兽。

而更让我欣赏的,是R8的尾部设计。我想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富有魅力的跑车尾部设计,从玻璃发动机罩,鲜红的尾灯,到下面霸气十足的出气格栅(4条黑色隔线绝对是神来之笔!),排气管以及底部的扰流挡板整个线条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这个设计不但性感迷人,而且非常“奥迪”,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鲜明个性中又不失整体风格的把握,的确是大师的风范。

我认为R8是瓦尔特·达席尔瓦来到奥迪以后最酣畅淋漓的作品,他把这几年给奥迪带来的浪漫典雅元素,在R8身上发挥到了极致。单从外形设计看,R8在我这里完全可以达到超级跑车的水准。我们后来在赛车场偶遇一辆法拉利F430,R8和它并排停在一起,不但感觉上不会黯然失色,反而颇有平起平坐、一试高低之势。由此可见R8的气度非同一般。

而这样一个设计,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且功能性极强。前后巨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是为了更好地冷却功率强大的发动机。侧面车门后面两个巨大的侧风翼.也是R8的一大特色,不仅仅因为形状.更因为颜色。

因为它们总是在颜色上与车身有所区别,也就成为了R8身上最令人瞩目的一个标志性设计。展示的车辆中,有一款乳白车身,带有黑色碳纤维侧风翼的R8,内饰也是乳白色的,非常漂亮,也绝对独树一帜。还有一点与其他奥迪车型不同的,是四环标志有史以来第一次被镶在了格栅上方的

前盖上,这样的设计使R8看起来颇有赛车的味道。

我们试驾的计划是从酒店驱车到拉斯维加斯赛车道,然后在赛道只能试乘,最后从赛道走另外一条路回酒店。坐进驾驶舱,感觉豪华的氛围很浓,各种材质都很上乘。印象特别深的是整个车顶被完整的翻毛皮革紧紧包裹.手感非常好

镶嵌在真皮中间的铝质材料和碳纤维饰板(有的车型是钢琴漆),则烘托出非同寻常的赛车气息。特别喜欢它颇似手动排档的铝质变速杆和视觉效果很妖的运动脚踏板。方向盘感觉比TT略粗一些,手感不错。运动座椅包容性很好,但并不像有的跑车那样狭小挤人,而是很舒服。车内的视野比很多高性能跑车要好得多,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R8摒弃了当下时髦的按钮启动和电子手刹,而是采用传统的点火和手刹方式。我想这是奥迪有意而为之,因为这两样技术对他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他们不用的目的无非是想增加R8的纯正跑车味道:基本配置的R8包括座椅都是手动调节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是豪华GT,我们是豪华跑车!说心里话.我本人挺喜欢这种纯粹的感觉。

如此标榜“跑味”的车,开起来又是怎么样呢?赶紧上路吧。因为刚在国内试完TT312Stronic,余音绕梁的快感还未完全消散。我不免将其二者做了些比较。一脚油下去,第一个区别马上就出来了:R8的发动机声线竞如此高亢明亮.富有质感和震撼力,喜欢!而均匀给油的时候.声音又恢复了低沉而平静。背靠着发动机开车,感觉就是不一样。想着座椅背后那颗420马力的V8发动机,我的脚就会情不自禁地往下踩。加速迅猛自不用说,感觉车的灵活性也不错。这应该归功于奥迪赖以成名的ASF全铝车身,以及中置发动机带来的车身完美比重。

又宽又直,限速又特别严格,R8在这里完全被约束了,有劲儿使不出。我只能反复地加速减速,频繁加减档,在各道之间并并线,找找感觉。由于装配了先进的电子液压变速装置,Rtronic换档的速率相当快。但Rtronic在手动模式下对高转速的忍耐程度有限,会自动升档,以保护发动机。

这一点上法拉利的F1变速箱会“坚强”很多,但R8的V8FSI毕竟不是599的V12,变速箱的合理调校是可以理解的。事后在拉斯维加斯赛车场,我体会了由专业试车手驾驶的R8Rtronic,在赛道上如赛车般的优异表现,证明这套变速箱是足以支撑激烈的驾驶方式的。但我还是感觉TT的DSG变速箱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驾驶乐趣,我希望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我毕竟没能有机会在赛道和山路上驾驶R8,颇为遗憾。

在拉斯维加斯赛车场上,试车手用桩桶摆出了一些绕状和紧急避让通道,以及两条很急很长,却又很窄的弯道。他从一开始就以非常快的速度杀将进去,各种绕桩避让后,以非常高的速度进入弯道中行驶,甚至还在加速,完全像赛车一样。

我相信这些试车员一定非常熟悉这些弯道,但奥迪R8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叹。这种感觉真的很像保时捷,甚至更稳更快,因为奥迪擅长的四驱技术将动力更合理地分配到前后轴,以实现最理想的行驶表现。

回程中,特别体会了一下巡航状态下R8的舒适性。底盘韧性很好,电磁减震的优异表现在TT上早就领教过,可惜不是标准配置。驾驶氛围轻松惬意,空间并不显得狭窄,无论是头部肩部还是腿部。中控台有个好听的名字一一Monoposto,很紧凑,既美观,功能性也不错。

Bang&Olufsen的音响效果一流,而且据说听的时间再长也不会产生大量热量使驾驶舱升温,叫什么lCE-Power。变速杆手感超好,换N、R档时得横向拨动,很好玩,但需要时间适应。据说R8的夜间驾驶氛围营造得特棒,可惜没能体验到。

储物空间显然不是R8的长项,手套箱奇小,真的只能放手套。座椅背后有一个空间,中等身材的人驾驶,那里应该能放两套高尔夫球包。我这样的大汉坐在前面,就只能放几根球杆了。前车盖下面有一个15O升的行李箱,不是很规则,最好有量身定做的那种皮箱才能多装点东西。但这一切也许对喜爱R8的人来说都不是很重要,还是那句话,它不是GT,而是一辆跑车!

这也就牵扯到市场定位的问题,谁来买R8?我认为很多德国人应该会喜欢它,因为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像R8这样充满个性和浪漫色彩的德国跑车了。中置、双座、四驱,跑味十足,实用性也不差,这一切都是卖点。传统品牌不乏佳作,但审美疲劳总是有的,不像R8这般新鲜刺激.美国人可能会更看重这一点。英国人喜欢速度与猎奇,R8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中国,真的不好说,起码先把那些选装的配置都得加上,这价格也就上去了。我分析R8进入中国的价格应该在180万左右,比911Carrera4S略贵一些。第一年能有50辆的销量.也算是非常好的成绩了。不是中国缺少有钱人,而是我们真正的跑车文化还没能真正发展成熟起来。

我想说,作为一个高性能车的爱好者.当你透过玻璃盖子看到R8的发动机时,你一定会打心眼里爱上这部车子。这时候还讨论它是不是一辆超级车,真的没有任何意义。R8代表的是奥迪自我超越的勇气,它又可以在一个崭新的高度和老对手们叫板了!这对奥迪整体豪华品牌形象的提升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从这层意义讲,R8能否给奥迪带来巨大的利润回报,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1]R8也在11年为广大R8车迷准备了一份厚礼,出产了333太限量R8

奥迪RS8和R8有什么区别

奥迪RS8和R8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外观、配置、内饰等方面。

1、奥迪RS8和R8的车身尺寸不同,

奥迪RS8和R8在车身侧面后视镜等,配置当然都是采用是碳纤维材质,但是RS8的车身姿态比S8更加低矮,更纯粹的运动,而大尺寸刹车卡钳和大轮毂配置以及随处可见的RS标识则显示了该车的身份。

2、奥迪RS8和R8的内饰不同,

在内饰部分,RS8原型车的内饰同样比S8更加运动,首先所有可见的硬质材料部分几乎都由碳纤维材质包裹,包括档把区域的全部。方向盘则采用了三九点钟翻毛皮材质的平底方向盘,比S8 Plus的圆形更加运动。

RS8原型车还取消了MMI控制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兰博基尼同款启动按钮,无论是运动性还是逼格,都有显著的提高。当然原本招牌的弹出式中控屏幕也被一并取消,所有显示功能都由奥迪虚拟驾驶舱完成。同时整车的缝线艺都被改为橙黄色,与启动按钮颜色相同,进一步提升运动战斗感。

3、奥迪RS8和R8的采用部件材料不同,

RS8原型车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套件,包括一个特殊的上下分层,上部完全挖空的大嘴前格栅,显得个性十足。

奥迪r8的优点与缺点

R8做工出了名的精细价格也是跑车的楷模,但是V8引擎的动力不足也是世人皆知的,现在换上林保的v10明显动力强了好多,这也导致了911系列在一般市场上的衰落,但是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说91的综合性能还是要比R8好,逼近一步跑车不是说说就能做好的,R8固然在一般市场和价格上能跑赢911,但是,这不代表911经历的这么多岁月磨练的近乎完美的车身结构还有和车浑然一体配合无间电子配置就不能打败R8。所以说为什么买车要选牌子和国家(GT-R例外,看上去楼主是喜欢德系的车,数以我就不介绍和推荐GT-R了)

如果你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R8好一点,如果你是喜欢又是飘一下车的话还是选911好点(911GT3除了贵点之外没那比turbo差,还是推荐你买GT3好一点,不过不知道你能不能买到,GT3可是很受波子族欢迎的,就算是在斯图加得也很难订的到GT3)

R8目前最新款的V10 5.2也才525匹马力那你说那台S1 2.2会有可能598马力吗别忘了AUDI R系列比S系列还高等的!而R8会被认为不是超级跑车原因很简单因为连一台市售的EVO都跑不过你说这还能称为超级跑车吗而超级跑车当时也是AUDI方面自称的结果呢哈哈!R8跑输市售EVO这事是千真万确的不夸张的(这是我跟一位仁兄争论他说的,还蛮有道理的,但是我还是认为不够全面,具体给你地址自己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931502.html

PS:第一段是我的原话,以下是地址,你仔细看看吧,希望能帮到你

奥迪R8驾驶感觉怎么样

非常舒适。

1,在整个充满动感的车身内部,以驾驶员为中心的驾驶舱结构为主导概念,它将驾驶员、仪表盘和高中控台融为一体。中控台上部的仪表盘微微向驾驶员倾斜。平底的方向盘具有典型的奥迪运动车型风格,并且便于驾驶员出入。功能决定形式:奥迪R8的设计始终贯彻这一理念。除了以驾驶员为中心的结构之外,侧窗窗框也体现了该车型对功能性的关注,其材质的选择具有高度的质感和舒适的手感。

2,在驾驶员座上环顾四周,就如同身处R8赛车之中,驾驶舱内所有元素的风格和布局都注重驾驶本质——一切以驾驶员为中心。颜色的使用和整体氛围的营造都体现了美学和人体工程学的完美结合——黑色调更加强调了工程学的元素,让人再次联想到激情无限的赛车世界。顶级的工艺加上高品质材质的应用,进一步强调了专业功能性与人体工程学风格。赛车座椅的标配材质是皮质/ Alcantara组合,

3,奥迪R8也可选择全皮质座椅。此外,奥迪R8也可装备由quattro GmbH特别开发的桶状座椅。

4,车内两位乘员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舒适度远远超出高品质的赛车标准。座椅后部的空间可以放置大型的储物包,甚至可以放置两个高尔夫球包。前部的行李箱容积为100升。奥迪R8提供大量具有钢琴漆或Carbon sigma效果的装饰元素和应用部件,客户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选择定制内饰。奥迪R8提供大量具有钢琴漆或碳纤维效果的装饰部件,平底的方向盘并不仅是追求个性,而能便于驾驶员出入。赛车座椅的标配材质是皮质/Alcantara组合,也可选装全皮质座椅。此外,奥迪R8还可装备由quattro部门特别开发的桶状座椅。座椅后部的空间可以放置大型的储物包,足够放置两个高尔夫球包的前部的行李箱容积为100升。

第一代奥迪R8是适合日常驾驶的完美超跑

第一代奥迪R8提供V8和V10动力

奥迪R8 Type 42为驾驶者提供了比普通跑车更多的功能,打破了超级跑车的界限。虽然大多数车迷会很高兴地满足于一辆带有奥迪徽章和V8发动机的时尚轿跑车,但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表示,“不,还有更多”。2008年,奥迪发布了一款采用V10发动机的奥迪R8,命名为“奥迪R8 V10”。

说到数字,让我们从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开始(至少以V10的标准来看)。当奥迪推出R8时,它采用的是一台自然吸气式V8发动机,该发动机取自21世纪初的RS 4车型。V8采用中置引擎配置,使这款3439磅重的汽车拥有完美的重量分布。V8发动机可产生420马力和317磅·英尺的扭矩。不久,R8 V8车型进行了升级,配备了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双链驱动顶置凸轮轴,以及进气和排气凸轮轴的可变正时气门。

R8 V8的最大功率输出为420马力,峰值扭矩输出为317磅·英尺,与现代超级跑车相比可能显得有点弱,但对于普通的街车来说,它已经令人印象深刻了。从0到62英里每小时的速度为4.6秒,R8 V8可能不是最快的,但它是一首声音和感觉的交响乐,为驾驶体验增添了魅力。如果隆隆作响的V8引擎的输出对你来说是平庸的,那么可以选择R8 V10。

R8 42车型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该车型是基于兰博基尼Gallardo,这是勒芒Quattro概念车的灵感来源。考虑到这是在奥迪接管兰博基尼并设计他们的第一套奥迪-兰博基尼汽车(包括Gallardo)的时候,这是有道理的。值得庆幸的是,奥迪Type 42展示了奥迪的曲线而不是Gallardo的直线。R8未能摆脱兰博基尼的影响是令人敬畏的V10动力装置。

R8的直喷V10发动机已调至518马力,略低于兰博基尼的544马力。尽管动力有所降低,R8仍然是一台凶猛的机器,从0-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在3.7秒内达到196英里每小时的最高速度。

V10发动机可能不是最悦耳的,但它有冲击力,提供巨大的扭矩储备,而不需要不断的刺激。标准的六速手动变速箱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机械感觉。但那些更喜欢放手的人可以选择R-Tronic换档器。

第一代R8是一个可靠的日常驾驶超跑

如果你有足够的空间打开又长又厚的车门,奥迪R8 Type 42会以令人惊讶的便捷进出迎接你。即使是那些不够灵活的人也应该能够舒适地进出,使汽车适合所有年龄和体型的人。虽然R8的内饰提供了充足的头部和腿部空间,但身材较高的司机可能更喜欢保时捷911提供的额外伸展空间。

至于存储,R8为零碎的东西提供了合理的空间。浅的门口袋每个可以装一小瓶水,而手套盒则有额外的空间。奥迪也贴心地增加了一对杯架。这款车的前行李箱提供了一个112升的小储物区,可以容纳几个过夜包或一个随身行李箱。

R8 Type 42的座舱展示了奥迪标准的优雅外观和易于触及的按键控制。除了信息娱乐系统(操作起来有点笨拙)之外,机舱没有什么繁琐的地方。跑车是长途巡航的绝佳选择,同时也适合在任何高速公路上行驶。与它的竞争对手相比,它也不那么喜怒无常,更容易管理。

R8避免了许多困扰其他超级跑车的常见问题。此外,作为一辆奥迪,有充足的备件供应,以防需要更换。然而,预计支付超级跑车前离合器或刹车片更换!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奥迪r8试驾和奥迪R8驾驶感觉怎么样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东风日产tiida 两厢报价 日产的两厢车叫什么名字

马自达六2021款报价(马自达6阿特兹2.0最新落地价)

指南者油耗(商务电车七座新能源)

深入解析宝马车530价格,带您探索奢华与性能的完美结合

东风新款轿车 东风小轿车的所有车型